- 供货总量:
- 发货期限: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 所在地:山东 潍坊市
风电发电机吊装完成后,冷却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设备后续运行稳定性与寿命。作为发电机散热的核心单元,任何微小隐患都可能引发过热故障,因此需遵循系统化检查流程,全面排查潜在问题,为设备投运筑牢安全防线。
一、检查前的基础准备
在开展冷却系统检查前,需做好三项核心准备工作。首先是安全防护,确保发电机已断电并悬挂警示标识,检查人员需穿戴绝缘手套、防滑鞋等防护装备,避免接触高温部件或带电区域。其次是工具筹备,准备压力表、温度计、冷却液检测仪、手电筒、扳手等工具,同时携带设备说明书,明确冷却系统的设计参数(如冷却液类型、正常压力范围、液位标准等)。最后是环境清理,清除冷却系统周边的吊装残留杂物(如绳索、包装材料),避免杂物进入冷却回路造成堵塞,确保检查视野无遮挡。
二、冷却系统核心部件检查
(一)冷却液状态检查
先观察冷却液液位,打开膨胀水箱盖(需待设备冷却后操作,防止高温液体喷溅),查看液位是否处于“最低”与“最高”刻度线之间,若液位不足,需补充同型号冷却液,不可混合不同类型冷却液(如乙二醇型与丙二醇型),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散热效果。接着检查冷却液质量,通过目视观察,正常冷却液应清澈无浑浊、无异味,若出现颜色变深、有沉淀物或异味,需取样用冷却液检测仪检测其冰点、沸点及PH值,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备要求,若指标超标则需彻底更换冷却液。
(二)冷却回路密封性检查
冷却回路包含管道、接头、阀门等部件,是密封性检查的重点。采用“目视+手触”结合的方式,沿管道走向逐一检查,查看管道是否有变形、破损、腐蚀痕迹,接头处是否有冷却液渗漏痕迹(如湿润、结霜、污渍)。对于隐蔽部位,可用手电筒照亮检查,同时用手轻触接头密封件,感受是否有液体渗出。若发现疑似渗漏点,可在接头处涂抹肥皂水,观察是否产生气泡,精准定位渗漏位置。此外,检查阀门开关状态,确保阀门处于正常开启或关闭位置,操作时无卡滞、异响,阀芯密封无渗漏。
(三)散热部件功能检查
散热器与风扇是散热的关键执行部件。检查散热器时,先清理表面灰尘、杂物(可用压缩空气从内侧向外吹洗,避免损伤散热片),查看散热片是否有变形、断裂,若散热片大面积变形,会降低散热面积,需及时修复或更换。接着检查风扇组件,手动转动风扇叶片,感受转动是否顺畅,无卡顿、异响,查看风扇叶片是否有裂纹、松动,风扇电机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无氧化。对于液压驱动风扇,需检查液压管路密封性,确保无液压油渗漏,同时测试风扇启停功能(可通过模拟温度信号触发),确认风扇能正常启动、调速及停止。
(四)控制与监测系统检查
冷却系统的控制与监测部件决定了系统的智能调节能力。首先检查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查看传感器安装是否牢固,接线是否完好,无松动、破损,通过设备控制系统读取传感器数值,对比实际测量的冷却液温度、压力,验证传感器数据是否准确,若存在偏差,需校准或更换传感器。然后检查温控阀,温控阀是调节冷却液流量的核心部件,需确认其阀体无渗漏,通过模拟温度变化(如加热冷却液),观察温控阀是否能按设定温度自动开启、关闭,阀芯动作是否灵活,若出现卡滞,需拆解清理或更换阀芯。
三、检查后的后续处理
完成部件检查后,需分三步落实后续工作。****步是问题整改,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如渗漏、液位不足、部件损坏等),制定整改方案,优先处理影响系统运行的关键问题(如管道渗漏、冷却液严重变质),整改后需重新复核,确保问题彻底解决。第二步是系统试运行,启动发电机进行低负荷试运行,持续监测冷却系统参数(如冷却液温度、压力、风扇运行状态),观察1-2小时,确认各项参数稳定在正常范围,无异常报警。第三步是记录存档,详细记录检查过程(包括检查时间、人员、工具、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及试运行数据),将记录纳入设备档案,为后续维护、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冷却系统作为风电发电机的“散热屏障”,吊装后的检查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严格遵循系统化、精细化的检查流程,全面排查每一个部件、每一项参数,才能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发电机在长期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为风电项目的稳定发电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