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货总量:
- 发货期限: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 所在地:广东 深圳市
为加强深圳市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的规范性和公众参与度,深圳市水务局近年来通过多维度宣传解读政策,确保建设单位“应知尽知、应验尽验”。以下是针对水土保持验收的宣传解读重点及实施策略:
一、政策宣传核心内容
1.验收范围明确化
必须验收的项目:
所有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的项目;
涉及渣土消纳场、临时堆土场(使用期≥6个月)的工程。
深圳特色要求:
城市更新项目需在主体工程验收前单独完成水保验收;
线性工程(如地铁)分段验收,每段完工后6个月内必须申报。
2.验收标准透明化
量化指标:
水土流失治理度≥95%(山区项目≥90%);
林草植被恢复率≥95%(深圳生态红线内项目需100%)。
负面清单:
沉砂池容量不足、边坡未完成生态修复、监测数据缺失等项目“一票否决”。
3.简化流程公开化
“一站式”申报:
登录“广东政务服务网(深圳)”提交材料,实现“零跑动”;
报告表类项目实行“承诺制验收”(材料齐全即办结)。
时限压缩:
法定验收时限20工作日,深圳压缩至10工作日(需提前完成监测总结报告)。
二、宣传解读形式
1.官方渠道全覆盖
线上平台:
深圳市水务局官网开设“水土保持验收专栏”(含政策原文、动画解读、常见问题);
“深圳水务”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案例解析(如2023年某科技园区未验先投被罚案例)。
线下培训:
每季度举办“水保验收实操培训班”(免费面向建设单位、监测单位);
重点街道(如大鹏、龙华)开展“送政策进工地”活动。
2.可视化工具推广
流程图解:
深圳水土保持验收流程
(注:实际宣传中需嵌入官方发布的真实流程图)
短视频科普:
制作1-3分钟短视频,演示验收关键步骤(如沉砂池测量、植被恢复检查)。
3.典型案例警示
正面案例:
公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项目“水保+海绵城市”联合验收经验;
反面案例:
通报2023年坪山区某楼盘因未验先投被罚156万元,并暂停预售许可。
三、重点对象精准宣传
对象宣传重点方式
建设单位验收程序、时限、处罚风险定向短信提醒、专题培训
监测单位数据真实性要求、深圳智慧监管平台操作资质年审附加考核
社区居民生态恢复效果监督、投诉渠道(如“深圳水务通”APP)社区公示栏、环保开放日
四、强化监督与公众参与
“阳光验收”机制
验收报告全文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平台”公示7天,接受社会监督;
对公众质疑项目开展复核(2023年共处理23起投诉,2个项目被要求整改)。
有奖举报制度
鼓励举报未验先投、造假行为,查实后最高奖励5万元(举报电话:0755-8307XXXX)。
五、下一步宣传计划
“水保验收宣传月”活动(每年6月)
组织工地开放日,展示优秀验收项目;
开展“水保知识竞赛”,提升行业认知度。
数字化升级
开发“验收自助评估小程序”,输入项目参数自动生成合规建议;
试点AR技术模拟验收场景(如虚拟检查边坡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