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货总量:
- 发货期限: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 所在地:江苏 常州市
常州通过常态化消杀、多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和生态治理等多维度举措,扎实推进“除四害”行动,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改善城市卫生环境,为市民构建起健康安全的生态屏障。以下是具体行动及成效:
一、常态化消杀:专业力量筑牢健康防线
重点场所全覆盖
公共区域:常州各社区、街道定期联合专业消杀公司,对垃圾桶、绿化带、下水道、停车库等蚊蝇蟑螂易滋生区域进行药物喷洒和毒饵投放。例如,荷花池街道机械二村社区采用“物理+化学”双模式,在下水道、毒饵站等点位投放消杀诱饵,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交通枢纽:常州中房物业驻寿县高铁站分中心对站前绿化带、排水沟等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清理积存垃圾、疏通沟渠,并增设灭蝇笼、粘鼠板等设施,从源头阻断害虫繁殖链。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金坛交易分中心邀请专业公司对评标室、卫生间等区域进行固体药物投放,降低蟑螂幼虫密度,为评审专家创造安全环境。
科学消杀提质效
消杀行动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结合“四害”活动规律制定方案。例如,春季侧重灭鼠,夏季强化蚊蝇消杀,秋季集中灭蟑,形成全周期防控体系。
引入智慧监测技术,通过虫情测报灯、粘鼠板监测仪等设备,实时掌握“四害”密度,为精准消杀提供数据支持。
二、多部门联动: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卫健部门牵头抓总
制定《常州市除四害管理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和消杀标准,将“除四害”纳入爱国卫生运动考核体系,推动行动常态化、制度化。
联合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对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开展专项检查,督促落实防鼠、防蝇设施,从源头减少“四害”滋生。
公安与社区协同发力
公安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例如,在“蓝剑1号”专项行动中,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制售假劣防护用品等违法犯罪与“除四害”结合,净化社会环境。
社区网格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四害”危害及防治知识,动员群众参与环境卫生大扫除,形成“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的共治格局。
三、全民参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宣传引导强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四害”传播疾病的风险及防治方法。例如,金色新城社区在消杀行动中,向居民发放灭蚊蝇常识手册,呼吁垃圾分类、不堆放杂物,从生活习惯上阻断害虫滋生。
开展“健康细胞”建设,评选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将“除四害”纳入评选标准,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志愿服务添动能
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消杀、环境清理等活动。例如,西新桥一村社区联合物业和志愿者,对辖区垃圾桶、绿化带进行集中消杀,并提醒居民注意儿童安全,避免误食毒饵。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带动家庭参与“除四害”,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生态治理:打造宜居宜业新常州
绿色基础设施升级
常州高新区推进长江大保护,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企业全部“清零”,腾退土地超4000亩,复绿3600亩,构建起生态绿地屏障,减少“四害”栖息地。
建设德胜河航道整治工程,提升船舶通航能力至2000吨,减少水体污染,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从源头上控制蚊蝇滋生。
产城融合促健康
在高铁新城等产城融合示范区,统筹推进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例如,星耀城、科创水镇二期等载体建设与环新龙湖公园景观提升同步推进,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居民提供优质****、教育、养老服务,提升城市健康承载力。
推广“新校”向“名校”发展模式,加快市一院高新院区等****设施建设,满足居民对优质健康资源的需求,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便利”的健康城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