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货总量:
- 发货期限: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 所在地:安徽 安庆市
已入住的新居中,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可能因装修材料持续释放或家具老化而长期存在。为减少和避免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需采取“源头控制+持续净化+健康防护”的综合策略。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源头控制:减少有害气体释放
排查污染源
重点区域:检查家具(尤其是人造板材家具)、窗帘、地毯、壁纸等是否散发异味。
检测工具:使用甲醛检测仪(选电化学传感器型)或委托CMA认证机构检测,明确污染程度和来源。
封闭或更换污染源
轻度污染:对板材家具表面涂刷甲醛封闭剂(需定期补涂),减少甲醛释放。
重度污染:更换劣质家具或污染严重的装修材料(如含脲醛胶的板材)。
控制温湿度
保持室内温度≤25℃、湿度≤60%,降低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挥发速度。
使用空调除湿功能或除湿机,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加速污染释放。
二、持续净化: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强化通风换气
日常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优先选择早晚凉爽时段。
机械通风:安装新风系统或使用排气扇,24小时持续换气,尤其适合密闭空间(如卧室)。
对流通风:用风扇对着窗户吹风,加速空气交换,提高通风效率。
空气净化设备
空气净化器:选择CADR值(甲醛)≥300m³/h、CCM值(甲醛)达F4级的产品,重点放置在儿童房、老人房。
活性炭过滤:定期更换空气净化器滤芯,或单独使用活性炭包吸附甲醛(每月暴晒再生一次)。
光触媒分解
委托专业公司使用光触媒技术,在家具表面喷涂光触媒涂层,利用紫外线分解甲醛(需定期维护)。
绿植辅助(效果有限)
摆放龟背竹、绿萝、吊兰等植物,虽净化能力较弱,但可辅助改善空气质量并缓解心理压力。
三、健康防护:降低人体暴露风险
减少密闭时间
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房间,尤其是新家具集中的区域(如衣柜、书柜旁)。
定期离开室内,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使用防护用品
佩戴防甲醛口罩(如N95级)进行短期清洁或整理家具。
为儿童、孕妇准备专用防护面罩或空气净化器。
增强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鸡蛋)。
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对有害气体的耐受能力。
关注敏感人群
儿童、孕妇、老人应避免进入新装修区域,必要时可暂时搬离居住。
若出现头晕、咳嗽、皮肤过敏等症状,立即就医并检测室内空气质量。
四、定期监测与维护
空气质量检测
每季度检测一次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浓度,使用专业检测仪或委托机构。
重点监测儿童房、卧室等长时间停留区域。
维护净化设备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新风系统滤芯,避免二次污染。
检查空气净化器运行状态,及时更换滤芯。
更新污染源处理
若检测超标,重新排查污染源并采取封闭、更换或专业治理措施。
五、避坑指南: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误区1:无异味即无污染
真相:甲醛等有害气体无色无味,低浓度时难以察觉,但仍可能危害健康。
建议:以检测数据为准,而非仅凭嗅觉判断。
误区2:柚子皮、茶叶梗可除醛
真相:这些方法仅能掩盖异味,无除醛效果。
建议:避免使用,选择科学方法治理。
误区3:环保材料=零污染
真相:环保材料仅甲醛含量达标,叠加使用仍可能超标。
建议:控制材料使用量,装修后检测甲醛浓度。
注意事项
避免急于入住:即使采取治理措施,也建议至少通风3-6个月后再入住。
新购物品处理:新衣物、窗帘等纺织品使用前充分洗涤,减少甲醛残留。
紧急情况处理:若检测超标严重,立即搬离并联系专业治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