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货源供应 > 建筑建材网 > 砖瓦及砌块 > 广西藤县烨腾青砖厂 > 广西青砖:一砖一瓦皆故事
点击下图片即可查看大图

广西青砖:一砖一瓦皆故事
关于广西青砖:一砖一瓦皆故事信息的二维码

手机扫描查看

  • 面议
  • 支持批量采购
  • 发布时间:2025-11-20 16:36

产地:云南 玉溪市 | 归属行业:砖瓦及砌块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联系人: 陈老板 (先生) 

电话:

联系地址:广西梧州藤县

商铺网址: http://www.hbcs.27a.cn/

已有0人关注  
分享:
  • 产品详情
  • 联系方式
  • 产品评价
  • 供货总量:
  • 发货期限: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 所在地:云南 玉溪市

 广西青砖:一砖一瓦皆故事

广西青砖,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千年历史与匠人智慧。从唐风宋韵的窑火传承,到现代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每一块青砖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诉说着传统与创新的对话。

一、历史脉络:从唐风宋韵到非遗新生

广西青砖的烧制技艺可追溯至唐朝。公元768年,元结任容州都督府经略使时,将中原先进的砖瓦烧制技术引入岭南,在绣江两岸掀起大规模营建活动。宋代,容州成为南方瓷都,窑场沿绣江绵延十里,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日本。明清时期,青砖技艺融入岭南建筑体系,形成独特的“青砖黛瓦”风格,至今仍见于真武阁、民国将军故居等历史建筑中。

2023年,容县与陆川的青砖青瓦烧制技艺双双入选广西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容县技艺以“马蹄窑”为核心,通过七天七夜的烧制与注水呛窑,使砖体呈现青黛色泽;陆川技艺则采用“马蹄形半倒焰窑”,烧制的青砖抗风化性能更佳。两者共同构成了岭南青砖的两大技术流派。

二、工艺密码:泥土与火焰的千年对话

青砖的诞生,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从选土到成砖,需经历七大工序:

选土:取当地特有的红黏土或黄鳝泥,经风化、粉碎、筛选,去除杂质;

制坯:以木质模具手工压制,坯体含水量控制在18%-22%,自然阴干至五分干后修整;

装窑:采用“侧立码放法”或“骑花圈状”叠坯,确保火焰穿透均匀;

焙烧:以薪柴或煤炭为燃料,经历预热、氧化、还原三阶段,窑温达980℃-1050℃;

呛窑与窨水:烧制尾声时半封烟囱,向窑顶注水千担,使砖体在高温下发生水火交融的化学反应,形成青灰色泽;

闭窑冷却:密封窑口自然冷却5-7日,防止骤冷开裂;

出窑:开窑取砖,一块块触之温润、叩之清音的青砖方告完成。

整个过程耗时月余,火候、湿度、注水量稍有偏差,便前功尽弃。匠人们通过观察火焰颜色、聆听窑内声响、触摸坯体温度,将经验化为本能,在泥土与火焰的博弈中,赋予青砖“千年不朽”的灵魂。

三、文化符号:青砖里的岭南美学

青砖不仅是建筑材料,更是岭南文化的载体。其色泽从深蓝到淡青,随岁月沉淀愈发温润,与白墙、灰瓦、木雕共同构成岭南建筑的典雅基调。在容州古城、贺州黄姚古镇等历史街区,青砖砌筑的墙体历经百年风雨仍坚如磐石,砖缝间生长的青苔与藤蔓,更添一份沧桑诗意。

青砖的装饰艺术亦独具匠心。匠人以砖为纸,以刀为笔,雕刻出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纹样,或拼贴出万字纹、冰裂纹等几何图案,将实用与美学融为一体。在南宁三街两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等现代建筑中,青砖被重新诠释为仿古墙面、镂空屏风,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碰撞出新的火花。

四、传承与创新:老手艺的新生之路

面对工业化冲击,广西青砖技艺曾濒临失传。近年来,通过“非遗进校园”、传统工艺传习所等形式,年均培训传承者超200人次。容县文化馆建立包含8位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名录,其中省级传承人2位,通过口传心授延续技艺脉络。

创新方面,匠人们将古法与科技结合: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将制砖周期从月余缩短至8小时,17项专利技术破解火候控制难题;以建筑废料为原料,开发出环保型青砖,既降低成本又减少污染。如今,广西青砖已广泛应用于文物修复、仿古建筑、园林景观等领域,年产值突破千万元,产品远销两广及东南亚。

从唐风宋韵的窑火,到非遗名录的荣光,广西青砖以泥土为骨、以文化为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书写着“一砖一瓦皆故事”的永恒篇章。每一块青砖,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未来的开拓者,在时光的长河中,继续沉淀着岭南的典雅与风骨。


上一个: 下一个: 暂无
  • 产品详情
  • 联系方式
  • 产品评价
立即询价 面议
企业客服请求为您服务

陈老板 (先生)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广西青砖:一砖一瓦皆故事供应信息由广西藤县烨腾青砖厂 自行提供,广西青砖:一砖一瓦皆故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广西藤县烨腾青砖厂 负责,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本网站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