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货总量:
- 发货期限: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 所在地:上海
在上海进行鲫鱼苗繁殖时,提升存活率需综合环境调控、鱼苗筛选、水质管理、疾病预防及科学喂养等关键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一、环境准备:消毒与水质调控
彻底清塘消毒
老鱼塘处理:放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保留15cm左右),用生石灰(150kg/亩)或漂白粉(120kg/亩)全池泼洒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新建鱼塘:注水至最大容量试水1周,检测渗漏问题后排水至10cm深,按老鱼塘方法消毒。
进水过滤:注水时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
水质培育
肥水下塘:放苗前7-8天注水至60cm深,泼洒腐熟有机肥(鸡粪、牛粪6t/hm²)或氮磷肥(各150kg/hm²),培育轮虫等天然饵料。
水质标准:水色呈茶褐色,透明度25-35cm,pH值8.4-8.8,氨氮≤0.1mg/L,亚硝酸盐氮≤0.005mg/L。
二、鱼苗筛选:活力与规格把控
逆水性测试
在孵化缸内搅动水体成漩涡,优质鱼苗能沿漩涡边缘逆水游动。
取少量鱼苗放入盘中,口吹水面,鱼苗逆水游动且倒掉水后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圈状为优。
群体一致性
优先选择规格整齐、游动敏捷、体色光亮的鱼苗,避免个体大小差异过大。
三、放养管理:密度与温度控制
放养密度
直接培育夏花:每亩放养10-15万尾。
成鱼养殖:鱼种规格50-60克/尾时,每亩放养1500-1800尾,搭配鲢鳙鱼比例不超过20%。
水温控制
最佳水温:20-22℃,水温差不超过2℃。
放养时间:晴天上午,水温12-18℃时放苗最佳,低于5℃不宜放苗。
抗应激处理
放苗前将氧气袋置于池水中15-30分钟,待袋内外水温一致后再开袋放苗。
泼洒维生素C(100g/亩)或泼洒姜(50-100g/亩)降低应激反应。
四、疾病预防:消毒与日常监测
定期消毒
放苗前用聚维酮碘(200-300mL/亩)或二氧化氯消毒水体。
养殖期间每5-7天用精碘消毒,预防细菌性疾病。
寄生虫防控
定期检测水质,发现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时,用杀虫剂处理。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25-30cm,pH值7.5-8.3。
日常巡查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鱼苗摄食、活动及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施肥量。
发现死鱼、病鱼立即捞起掩埋,并记录异常情况。
五、科学喂养:饵料与投喂技巧
开口饵料
初期以轮虫为主,辅以蛋黄浆(每万尾鱼苗2-3个蛋黄)或豆浆(每亩3-4kg黄豆/天)。
5天后增投豆渣、豆饼糊等精料,10天后过渡到人工配合饲料。
投喂原则
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每天投喂3-4次,每次以鱼苗1-2小时内吃完为宜。
饲料粒径根据鱼体规格选择,如10克/尾以下用0.5mm,30-75克/尾用1.5mm。
六、分池与拉网锻炼
适时分池
鱼苗长至3-4cm时(约20-25天),及时分池降低密度,促进生长。
分池前进行拉网锻炼,增强鱼苗耐低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温期管理
8月水温高时,采用“提大留小”方法,稀疏20-40%的鱼苗,平衡生长速度与经济效益。